國家發改委曾公布的《中國淘汰白熾燈路線圖(征求意見稿)》,文件指出,我國從2016年10月1日起禁止進口和銷售15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熾燈,不少投資者將其解讀為白熾燈將從10月1日起完全退出中國市場。
事實上,關于“禁白令”的炒作并不是什么新鮮事,從2011年白熾燈退市路線圖厘定起,每逢禁令節點一到,LED概念便被大肆炒作。雖然LED的年復合增長率較為樂觀,但比起白熾燈在全球范圍內的逐步退出,LED與節能燈爭搶市場份額的戰斗,無疑更受業內關注。2015年,中國半導體照明產業整體規模達到4245億元,較2014年增長21%,與過去10年年均超過30%的增長率相比,增速明顯下降。但不可否認的是,LED是市場發展的最主要推動力,2015年產值達到1552億元,增長率為32.5%,滲透率超過30%,占應用市場的比重增加到45%。其各環節增幅均有所下降,有業內人士認為國內半導體照明產業開始整體轉入中高速增長的“新常態”。白熾燈退出市場后,LED與節能燈將瓜分剩余市場份額。
2015年,LED行業整合趨勢明顯,而整個半導體照明行業共發生46起重要的并購整合交易,其中披露的交易總金額近400億元,這意味著,行業資源正逐步向實力強大的企業集中,從事低端產品制造的中小企業生存愈發困難。以封裝上市企業為例,近三年的平均營業利潤率已從15%降至9%左右,規模同比增長僅為2%(88億美元)。
國家統計局2015年下半年曾發布一項數據顯示,在全國超過2600家LED照明企業中,2015年上半年虧損企業達到579家,累計虧損額共計12.15億元。虧損企業比率遠高于全國輕工行業虧損面。
此前,LED的增長很大程度上來源于道路、商業等公共照明的廣泛需求,據媒體報道,2016年,煙臺市就開展了路燈LED光源節能改造工程,涉及路燈2萬余盞,市政處負責范圍內的路燈將全部更換為LED路燈(之前部分已經換為節能燈的此次不再更換)。另一方面,LED在家居照明領域大規模的應用,也成為其滲透率提升的主要原因。但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,在面臨LED與節能燈的選擇中,因對產品知之甚少,往往會陷入兩難,甚至許多人以為節能燈就是LED燈。2015年,有江西媒體曾將市面上常見的10W的節能燈、5W的LED燈送至南昌航空大學物理實驗中心,測出兩款產品的耗電量分別為一個小時耗費0.00814度電和0.00704度電,根據一天開燈6小時、每度電0.6元計算,結合實驗測出的耗電量,所選10W的節能燈一年要花電費10.69元,而5W的LED燈一年要花電費9.25元。根據國家標準GB/T 9473-2008《讀寫作業臺燈性能要求》,以日常臺燈離桌面300mm計,最低照度為250lx,根據“室內燈光與照明設計要求”室內裝飾一般300lx~750lx,若是白墻等反射系數高的裝飾部分300lx亮度即可,從亮度來看,節能燈和LED燈均滿足要求(上述節能燈照度為0.44Klx,而LED照度為1.07Klx)。從性價比來看,節能燈和LED燈相差不大。
從技術上看,目前LED的光效、散熱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,其成本往往由鋁制散熱器,高效恒流電源,高透光率柔和燈罩構成,單體價格往往比節能燈略貴。而顯色指數不高和長時間工作會導致光衰引起老化等劣勢,使其很難完全取代節能燈。
上一篇:廣西鋁企推出移動別墅定制業務